更多中高考咨询及备考信息,可关注官方微信:智能学辅导中小学课外辅导
导读:“后进生”这个词的定义是: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,或者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。其实就是老师和家长口中的差生。差生在哪类学校都是存在的,后进生学习差,态度不端正,令老师和家长头疼。后进生想要转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,因为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。但是,我们也不能放弃对后进生的教育,靠大家共同的努力帮助后进生进步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。
1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。
自信心是人性的顶峰,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是“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”,对待自信心“要小心得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”。要树立自信心,离不开老师的尊重、信任和关爱。
后进生虽然缺点较多,但是在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。教师要克服偏见为偏爱,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,及时表扬、热情鼓励,使之发扬光大,扬眉吐气,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求实精神和为人态度。
2、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有耐心。
要根据每个后进生的特点,一步一步地提出切合他们实际的要求,并且引导他们切实做到,不能退让,也不得迁就,要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和懈怠习惯,促使他们一步一步地前进。
3、信任后进生。
从思想上、道德品质上、学习上、生活上体贴、关怀后进生,使他们感到集体给他们的温暖、教师给他们的信任,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,消除他们与集体和社会的隔膜。即使在严厉批评时,也要渗透着热忱的关心和希望,而不能采取简单、粗暴的教育方法,去讽刺、挖苦、甚至歧视他们。
看一看以前他曾经有过哪些优点,取得哪些成绩,如获过什么奖,做过什么好事,甚至小到某一次作业得过“优”,某一次活动受过表扬。这些“光荣历史”老师都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有意渲染。挖掘他们当年的“闪光点”可赢得同学们的青睐,更能树立他的信心,鼓励他奋发向上。
4、因材施教,激发后进生的求知欲
对于后进生,不仅要倾注爱心,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,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区别对待。首先,我们建立学生档案,摸清后进生的知识点,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调整要求,因材施教,坚持“低要求、勤要求、小步子、多活动、勤辅导、勤总结、快反馈”,使他们学起来容易,做起来简单,感受到成功的喜悦。还应根据他们的特长、爱好、兴趣,建立学习小组,使其特长、爱好和兴趣,能得之发挥,从而掌握到有用的知识教育,诱发其学习知识的欲望,使他们由可学向愿学、乐学转化。
5、依托班级的力量。一要健全班集体和运用班集体舆论的力量,克服后进生的不良行为,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。二要建立后进生档案和班级帮教小组制度,专门负责监督他们的行为,帮助并促其改正错误,健康成长。
鼓励后进生积极参加班队活动,号召班干部带头一起打乒乓球、踢足球等,满足健康精神生活的需要。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随着时间的推移,慢慢消除了自暴自弃的心理,不论是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,不再认为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,消除了自卑心理,增强了学习的信心。
6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。教师要向家长阐明对后进生进行各种教育措施的必要性,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,定期通报后进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操行评定,通过家长学校,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,提高家庭教育水平,使之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机的结合。
7、老师是对待后进生要一视同仁
俗话说:“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齐”,所以,学生个体总会有不同程度差距。老师不能因为某个学生学习不好,或一点点小错误,就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同,这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。老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,所以老师一定要言传身教,对待学生一视同仁,更多的关爱差生。
靠家长、老师、家庭、学校的共同努力,后进生一定会有更快的转变。
中考热点文章推荐:
保持奋发激情 迎接中考战役
2015年中考备考:10大备考经验分享
中考前系统复习 提高总分